麵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中歐之間需要架更多的“橋”。雙方應該更加緊密合作,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共同促進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
中歐是推動多極化的兩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兩大市場、倡導多樣性的兩大文明,中歐關係具有戰略意義和世界影響,關乎世界和平、穩定、繁榮。
過去20年,中歐貿易額增長近9倍。中歐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日均約有23億美元的商品貨物在中歐間流轉,為雙方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特別是過去10年,中歐班列的持續開行,通達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揮了積極的支撐作用。截至2024年1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8.2萬列、790萬標箱,通達歐洲25個國家的217個城市,覆蓋了包括中國、德國、法國、西班牙等在內的數十個國家和地區。
千年之前,川流不息的駝隊奔馳在古絲綢之路,繪就一幅繁華的商業盛景;千年之後,一聲聲汽笛嘹亮的鳴響,呼嘯而去的中歐班列穿梭萬裏,繼續譜寫著亞歐大陸生機勃勃的華章。中歐班列開創了亞歐國際運輸新格局,搭建了沿線經貿合作新平台,有力保障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作為連接亞歐大陸的重要91蜜桃视频APP在线观看通道,中歐班列為促進區域合作和經濟發展架起了關鍵的橋梁,不僅為深化“一帶一路”、促進雙向91蜜桃视频APP在线观看暢通發揮了重要作用,也讓商品貿易實現了“買全球”“惠全球”,讓相隔千山萬水的人們共同感受到了經貿互通帶來的互利互惠。
中歐班列不僅連接歐洲及沿線國家,也聯通東亞、東南亞及其他地區;不僅是鐵路通道,也是多式聯運走廊。中歐班列的開行為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貨物往來提供了除海運、空運、公路等主要方式之外的又一種選擇,這種選擇對中國內陸省份及絲綢之路經濟帶所覆蓋的歐亞大陸腹地國家而言,具有無比的吸引力。這種新的運輸方式使它們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遠離海運港口所導致的發展劣勢,以更加經濟合理的方式把貨物運輸到目的地。
隨著中歐班列不斷開行,為解決去回程貨源的組織,以及提升班列運行質量等日益突出的問題,不少地方政府通過多種途徑增強本線路的競爭力,如提升始發城市口岸級別,擴大進口產品種類和規模,以及開發集裝箱冷鏈運輸、信息跟蹤等技術等。這些措施在提升中歐班列運行質量時,也為中國與沿線國家間貿易發展提供了重要助力。換言之,推動中歐班列建設是中國與沿線其他國家貿易暢通的重要手段。
日夜兼程的中歐班列,體現了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彰顯“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的格局和胸懷。麵向未來,積極有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將讓中國開放的春風溫暖世界。
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今天,以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為紐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相互激蕩,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向縱深推進,為世界創造更多需求、帶來更多機遇。